微大荔
县域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
每一个走街串巷的小贩,大都需要有一副好嗓门和好气力。叫卖声就如同他们的广告招牌,走到哪里便广而告之到哪里。窝在家里的人们会根据声音去辨认小贩,地道的叫唤声会更受人们的青睐。人们心里总有个意识,大凡那些喊得好的,卖的东西也应该不差。
最爱听那种如唱戏般的吆喝声,单单几个字儿,他们也能喊出个起承转合的戏剧感。像“买冰糖葫芦诶”六个字,“买”字常是先被抑着,“冰糖葫芦”是洒脱的扬声,再轻轻一顿,到了“诶”字则转成连绵不绝的尾音。那声腔明朗晓畅,中气十足,不急不躁,韵味悠长,召唤着你的味蕾和双腿。
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
以前在大荔听到过的吆喝声吧!
∨
“三分生意七分叫,
在以前的大荔都有哪些叫卖呢?
1
收废品的人骑着三轮车,手拿拨浪鼓,边摇边喊:收酒瓶废铁旧报纸~~
2
卖饸饹的人骑着自行车,后座驮着做好的饸饹,小时候总不明白喊的到底是什么,边骑车边喊:饸饹,荞面饸饹来啦~~
3
回收旧家电的人骑着三轮车,喇叭里播放着:收~冰箱~ 彩电~ 空调~ 旧电脑 ~
4
“收头发~ 专收长头发~”
5
“剔刀,磨剪子~~~” ,小时候听到这样的叫喊,就忍不住跟腔学起来……
6
“换窗纱、专业焕窗纱……。”这个声音现在依然还有。
7
小时候冰箱还没有现在普遍,卖冰棍的人手推自行车,棉被盖着泡沫箱子,每逢有庙会、赶集的时候就会出现。
8
小时候的冰糖葫芦种类很单一,但仍然给了我们巨大的满足。
9
补锅匠嘹亮的叫喊,婆婆媳妇们纷纷拿着家里的破锅烂盆出来,叮叮当当,锅碗瓢盆一顿响,给我们的市井生活增添了音符。
10
小时候文具店没有现在这么多,沿街小贩骑着三轮车,不仅批发作业本,还卖卫生纸之类。
11
小时候,一到秋冬季节,卖煤球的人便拉煤球走街串巷叫卖。只要价钱合适,还会喊上邻居一块儿出来买,一个冬天的温暖就指望它了。
12
给骡马钉掌,虽然脑子里记忆不是很清晰。
13
以前坐公共汽车,售票员边拍车门边喊:上车就走!上车就走!
14
国家明令禁止卖老鼠药前,还有沿街卖老鼠药,喇叭播放着:老鼠的危害实在多, 上你的炕,爬你的床, 咬坏了你的“的确良”……
有没有一瞬间回到了小时候呢?
曾经记忆的美好,你是否还记得那时候的大荔呢?